发布时间:2025-10-17 11:27:34    次浏览
“我们都以为雷军要做中国的乔布斯,但谁也没想到他要把小米做成中国的MUJI。”网友调侃道,不过确实如此,除了手机、电视和PC,小米旗下的生态链触手伸到了各个电器行业,小到摄像头,大到空气净化器。如今,年初推出的电饭煲还没“冷却”,扫地机器人又来了。 虽然扫地机器人问世很久,但在国内家庭中的使用率并不高,没有普及的原因大概有两个。第一是价格因素,如果是一般家庭,清洁打扫房间大多是自己做,房间一般不大,一周花两三个小时就能搞定,购买售价高昂的扫地机器人明显不划算。第二个原因则是清理不够干净,对于资金充裕的家庭来说,虽然能接受售价较高的扫地机器人,但他们更喜欢请钟点工来帮忙打扫,人工打扫显然会更干净也更可靠。 ▲国外扫地机器人高昂的售价令人望而却步那么扫地机器人是不是真的很鸡肋呢?显然不是,只要解决了价格问题,让一般家庭也有余力负担的话肯定能大卖。事实上很多厂商也瞄准了这部分中低端市场,发售了从数百元到一两千元不等的扫地机器人,从大部分用户的实际体验来看,这些产品受限于成本的原因,或多或少对低价扫地机器人有些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多种多样,关于扫地机器人最重要三个指标则是:扫地算法、清扫能力和产品品质。对于米家此次发布的扫地机器人,我们也将从这三个部分来重点考量。天生处女座和米家生态链的其他产品相似,圆柱型扫地机器人也采用了纯白色的机身设计,上方的“鼻子”是激光测距传感器,它在开始清扫前会360°高速旋转并辅助算法测绘室内地形图。整个正面除了“鼻子”就只有电源和Home两个按钮,包围按钮的一圈是椭圆形呼吸灯。电源键长按是开/关机操作、短按是启动或清扫。Home键长按是启动局部清扫模式、短按是启动自动巡航回底座充电,而同时长按两键是进行Wi-Fi重置。 ▲“大鼻子”里的激光测距传感器 ▲超声波雷达传感器能更好的规划路线掀开米家扫地机器人的面板,我们能看到下面隐藏的Wi-Fi指示灯、系统重置键和集尘盒,集尘盒容量为420ml,周围一圈都做了严格的密封处理,在吸尘口、滤网和开口处都安装了密封垫。米家扫地机器人的侧面有排风口、充电接口,在机身的右侧有一个透明的窗口,这个窗口是沿墙传感器,主要功能是让机器贴合墙壁以达到最好的清扫效果。 ▲扫地机器人中少见的沿墙传感器 机器的底部结构较为常规,动力系统是标准的万向轮+左右两个主轮的搭配,清扫方面采用了单侧边刷和单主刷的搭配,在边刷和主刷都放置了一小撮刷子,以防止毛发等缠绕电机。底部还配备了防跌落传感器,防止机器人从高处跌落。 ▲米家扫地机器人底部的悬崖探测器值得一提的是,米家扫地机器人几乎全是模块化设计,集尘盒、滤网、刷子等部件都能轻松拆下,这对日后的清洁维修极有好处。电机和电池方面,米家扫地机器人采用日本NIDEC电机并搭载了5200mAh锂电池,一次性可清扫超过200平方米的区域,并且支持断电续扫功能。也就是说如果清扫面积大于200平方米,米家扫地机器人可以在清扫一部分之后自己回到充电器充电,然后继续清扫剩余部分。扫之有据介绍完外观和配置,接下来看看米家扫地机器人的清扫品质。1扫地算法扫地算法就是路径规划,一般来说路径规划分为两种:随机式路径规划和测距式路径规划。随机式清扫就是机器人直线行走,遇到障碍物就以一定角度折返,然后遇到下个障碍继续折返,以此类推。很多售价较低的扫地机器人使用的就是随机式路径规划,但是随机式清扫的问题是会有某些区域无法清理,并且不易在较复杂的环境中脱困。米家扫地机器人采用测距式路径规划,机身搭载了测距、超声波等多种传感器,先沿着小部分清理区域行走一圈进行平面建模,然后再对区域进行清理;这部分清扫结束后再前往下个区域。这样既能解决盲点问题,又能防止机器人在某个区域过度、重复清扫,从而节省了时间和电量。不过由于现实环境较为复杂,就算是使用测距式路径规划的米家扫地机器人也没有实现100%区域的清洁,电线缠绕和死角是最大元凶,不过就目前来看,市面上所有的扫地机器人几乎都没有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对于用户而言,最好在扫地之前规范物品摆放和收起电线。2翻越和脱困能力鉴于每个不同家庭的复杂地形,翻越、脱困、防撞和防跌是一款优秀扫地机器人必不可少的特质。为了试验各种能力,笔者给米家扫地机器人设置了各种关卡。而机器人的表现也堪称优秀,除了电线太多太杂的情况下无法脱困外,其他方面做得相当出色。 ▲一般来说,1cm高的小障碍都能轻松突破,机器人会升高轮胎然后冲过去。 ▲遇到有电线的情况下,机器人一般能很快地通过,但是遇到诸如耳机线等细小线材的话会被缠绕。3清扫品质拥有了良好的路径规划和脱困能力,如果清扫能力较差的话也不能称之为优秀的扫地器人。于是我们在多个场景下进行了对米家扫地机器人进行了清扫测试。结果证明,在清扫整个房间后肉眼几乎无可见尘埃,在墙缝、桌腿边也清扫得较为干净。如果将清洁区域限定在平整的茶几上的话,米家机器人可以轻松完成无缝清扫。 ▲地毯上用米家扫地机器人清理也并无问题。 ▲机器人放在茶几上,底部的防跌传感器会及时检测到附近的路况,清扫也较为干净。从路径规划、脱困能力和清扫品质来说,米家扫地机器人可以称得上是优秀,不过也并非没有缺点。虽然采用的“之”字型走法清扫得较为细致,但是遇到某些复杂地形还是不能完全清扫干净,而且面对小于机身宽度或者低于机器人高度的区域是无法完全清理的。 ▲不仅是米家机器人,大部分扫地机器人体积都较宽,较窄的桌角下方并不能完成清扫。 ▲大部分扫地机器人对死角区域也不能完成清扫。不仅是小米,所有扫地机器人几乎都有这一弊病。再者是米家扫地机器人在运行时噪音较大,无论是安静、普通还是强力档位,噪音大约在60分贝上下,所以内置的预约清扫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用之智能对于出自米家产业链的扫地机器人来说,无法与手机互联是肯定说不通的。米家扫地机器人也可以连接到“米家”App中,无论是iOS还是其他非小米的Android设备均可下载安装,安装成功后可以通过App实现远程观看清扫路径、快速开始/停止清理、寻回充电、调整吸尘力度的功能。 ▲下载“米家”App后即可完成连接。 ▲首次清理时会测量路径然后进行平面建模同步到手机端。 ▲完成清理后能看到扫地机器人的行走路线图。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米家扫地机器人连接家中Wi-Fi后即可通过App远程控制,而且关于机器人耗材(滤网、边刷、主刷)的状态也会在App中显示并可以实现一键购买,相当便捷。 ▲各种耗材可以看到磨损程度,随后会推出一键购买的功能。 小编有话说和同类产品一样,米家扫地机器人也没有解决越线能力和清理死角等痛点。不过相比同价位产品而言,米家扫地机器人在使用体验方面确实有所提升,精确的路径规划能力和便捷的App操作都让人印象深刻,再结合适当的价格和爆表的颜值,相信米家扫地机器人又会是一款爆款产品。